作者:胡 波
2014年8月5日至10日,东盟系列外长会议在缅甸内比都召开,预计南海问题将成为重要议题,美国和菲律宾还可能针对中国提出“冻结”南海活动的倡议。这种景象也再次折射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尴尬。
冷战结束以来,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长期在南海问题上保持着战略忍耐和政策克制。然而,自2009年以来,南海争端急剧发酵,南海外大陆架、割缆、黄岩岛、中建南等纷争与对峙事件持续不断。迫于形势所逼,中国不得不开始强势维权。
中国随即展示出的强大实力和坚强决心大出相关国家意料,几番较量下来,形势已然大变。南海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迫使菲律宾、越南等国逐渐改变了在南海的斗争模式,重点由以往的“武斗”转向“文攻”,在争议和对峙现场愈发谨慎克制,在外交和国际法理方面却日益针锋相对,并努力寻求区域外势力的支持和国际司法机构的介入。美国为推动其“亚太再平衡”战略,逐步放弃了所谓的“不选边”和“不持立场”,以外交和国际法为主要手段高调介入南海问题,日本等部分非争端方也纷纷合纵连横,加入批评指责中国的“统一战线”。
对于中国而言,形势发展有喜有忧、有得有失:一方面,中国在南海的“控局”能力得到了急剧增强,遭遇武力挑衅和干预的可能性大大下降,美菲等国之所以主张“冻结”南海争端也是迫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实力,希望以此限制中国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在外交和国际法法理方面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复杂挑战,承受着愈来愈大的国际压力,被广泛称之为“不遵守”国际法和“破坏”现状者。总的来看,这几年中国确实是赢了场面,但却输了脸面;在维权执法及军事较量中越来越主动,在外交和国际法的博弈中却越来越被动。
大国不仅需要军事威慑力,还需要外交影响力和较好的信誉,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崛起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我们在加强从军事、经济等方面经略南海的同时,也必须搞好外交工作,赢得国际法理斗争。鉴此,中国需要一个更清晰、更开放和更细腻的南海战略。
更清晰,即中国需要清晰可行的顶层设计,以促进国内外形成正确的认知或预期。中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开发能力较弱的时候,维持模糊的政策的负面效果尚不明显。今天,中国各种力量都在飞跃发展,迫切需要清晰的战略,以对内统一政策认识、整合手段资源;对外稳定他方行为预期,减少外界误读误判。中国南海政策的目标是什么?将如何使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这些目标?中国对于争端的立场和依据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待系统的阐述和厘清。中国有必要先在内部形成广泛共识,然后对外形成统一的宣示和说明文件,例如出台南海政策白皮书或战略文件,通过各类双边对话机制、东盟框架内的多边平台以及其他国际舞台系统进行系统而频繁的宣示自己的主张。强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化等各类手段的统筹协调,持续一贯的展示并执行已确定的政策。
更开放,即中国也需要有大国的气度,敞开大门与各方谈问题谈合作。首先,有必要将南海岛礁及海域划界争端与航行自由、地区安全等非争端事务区分开来。在非争端事务上,中国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与任何国家或组织进行磋商,在成立相关国际机制方面可更积极。中国还可更广泛地参与在南海的各类军事演习,主动与相关方在执法、护航、灾害救援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做出更大贡献。在争端事务上,欢迎一切理性的对话和沟通。无论是对于南海各方行为准则,还是美越等国提议的各类“冻结”提议,中国都可以与相关方进行沟通谈判。当然,对于一些国家的挑衅滋事或“麦克风外交”,则应坚决予以谴责和反制;对于越菲等国日渐急躁的姿态,也有必要构建强有力的威慑,设置一定的“红线”,以逼迫它们回到谈判桌上来。
更细腻,即中国还需要强化外交操作层面的沟通交往技巧,以提高受众的舒适度。中国快速崛起必然会给周边国家带来压力,它们担心中国、过度解读中国的“强硬”都是国际关系一般规律的体现,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维权行为表达关切也是正常现象。这种弱者的心理亟需得到中国决策者及部门的理解和高度重视,不可一味视为无理取闹和胡搅蛮缠,即便对于观点相左和立场相悖的言论,也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可轻易就发雷霆之怒,随意贴上“敌友”标签。中国既要加强对外表达的效率和有效性,清晰向外展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也要认真而耐心倾听各方的观点和诉求,真正读懂对方言辞背后的含义和玄机。多一些深度的沟通与交流,少一些无谓的批评与指责。
相当多的观察家都认为中国南海政策趋于“强硬”,有人甚至将其解读为中国南海政策正在“升级换档”,其实,这种“升级换档”远未完成,其内涵也绝非“强硬”两个字所能表述。
(作者系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