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波,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无论中国愿意与否,中美竞争都已经在经济、外交、军事和安全等各个领域展开。对两国而言,竞争的前景和结局在于两个“人心向背”。一个是要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加快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最大可能团结力量和配置好国内各方面资源,壮大自己的实力;另一个则是国际层面的合法性,即如何更好地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主要需求结合起来,最大可能地获得支持。
刚刚结束的第18届香格里拉对话会(香会)就是对中美两国国际影响的一次重要检验。在没有任何动员的情况下,参会的600余名代表不约而同地将中美竞争作为此次对话会的焦点,所有的主旨发言和讨论环节基本上都围绕着中美竞争展开。总的来看,美国远没有前些年那么受欢迎,一些主张变得曲高和寡,而中国也远没有前些年那样令人畏惧,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多个东盟国家的防长都主张适应中国的崛起。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未必就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但美国影响力下降,中国影响力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背后反映的就是该地区的“人心向背”。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改进合作方式,让区域内各国获得了实利。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和共同开发,有效稳定了南海的局势。中国还加强睦邻友好外交,积极管控争议和分歧,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普遍改善。与之相反,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动辄“退群”或举起关税大棒,严重损害了大多数国家的利益。美国推出了“印太战略”,但除了遏制中国以外,缺乏其他实质的内容,应者寥寥。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美国有了更多的疑虑,对中国有了更多的期待。
当然,一切才刚刚开始,中国要真正赢得亚太多数国家的尊重和认可,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中美两国而言,竞争或许不可避免,但不同的竞争,过程和结果截然不同。如果竞争是要将地区内其他国家绑上自己的“战车”,谋求区域内的霸权,则必然是失道寡助;如果竞争是以“谁能更好地为地区提供更多的福祉”为内容,则必是得道多助,区域内国家无疑都欢迎这种竞争。大的选择,中国已经做出,未来的任务是持之以恒地坚持和落实。
作为成长中的世界大国,影响和责任相辅相成。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关切有适当的顾及,努力探索兼容性的解决方案,为赢得他国的包容和政策调适创造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塑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地区秩序。中方已经在哲学层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倡议,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未来的关键,是如何在周边外交和建构地区秩序中落实这些包容性的理念。中方可能需要研究形成一些与之相适应的、中观层面的理论体系和行动方案。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还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为地区提供安全保障或安全物品。中国对地区内的各类热点问题(无论其与自身利益相关度如何)都要有自己的合理解决方案,并为之积极努力,为亚太地区安全提供秩序、机制及规范方面的公共物品。
香会无疑是相关各国诠释自身政策和倡议,赢得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样的场合,言行逻辑自洽非常重要,话要讲得漂亮,事情也要做好,如此才可能有可信度。鉴于在该地区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几乎是各方的共识,所不同的是基于什么样的规则,中方今后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论述,大可以谈谈自己对具体规则的认知和主张。
在操作层面,中方还需要深刻认识到,虽然中美在香会中的分量很重,但香会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平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诉求也无法忽视。随着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强,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随之加大,清晰阐述中国政策、讲好中国故事、理性应对中美关系仅仅是基础,中国还要对热点事务、规则理念和秩序方向等有更接地气的看法、主张和阐述,同时给周边国家更合适的篇幅。在多边场合,以“整个地区为中心”的叙事,显然比“以我为中心”的论述更容易让大家接受。同样的道理,讲述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会有截然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