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老北京,花开正盛,此时的北大,更是别有一番春韵。2017年4月10日,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2016种子课题结题研讨会暨2017开题讨论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四合院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李鸣教授主持,来自国际关系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系、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和海洋研究院的近二十位师生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在温馨欢快的气氛中开始,李鸣教授首先对研究中心的各位老师在2016年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了肯定,并鼓励大家在2017年再接再厉,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新成绩。
会议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各个种子课题组负责人对2016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翟崑教授课题组的博士后王维伟首先代表翟教授的“一带一路”课题组进行了总结汇报,主要介绍了2016年的三大成果文章:《“一带一路”:合力共建,趋利避害》、《把握亚太格局发展趋势,促进中美邻良性互动 》和《推进设施联通大战略,打造亚太增长新引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创新”的研究创新理念。随后,海洋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胡波介绍了个人年度的研究情况,包括《2049年的中国海上权力》一书英文版的翻译工作、海洋智库的建设等,并鼓励大家积极献言献策。图书馆研究院学科馆员马芳珍向大家介绍了海洋学术信息门户的搭建情况。马芳珍馆员对图书馆在海洋学科领域未来的工作提出了三点想法:完善海洋学科评估体系,重点关注海洋学科前沿,继续完善海洋文献信息门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系副主任史阳以菲律宾南海纪录片《卡拉亚安》为例,做了题为《菲律宾国内社会关于中菲南海争端的认识和反应》的主题分享报告。史阳老师指出,在关注和考量南海问题的过程中,同时也要思考菲律宾国民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与菲律宾政府如何在国民中塑造南海问题的潜在印象。到了会议的第二部分,与会人员都畅谈了各自在2017年的规划。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提议,研究中心在未来可以尝试多举办专题研讨会,并邀请不同国家的学者、专家前来参加。查教授强调了多听取、了解国外不同声音的重要性。
最后,李鸣教授对各负责人的研究成果与计划进行了亲切的点评,并对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未来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提出了继续开展种子课题、组织海南调研及筹备创设海洋刊物等具体规划,并热切期望研究中心大家庭能越来越好。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