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10-62754853
办公传真: 010-62751639
电子邮箱:zha@pku.edu.cn
办公地址:国关学院大楼 A216
个人简介:
查道炯于2007年9月开始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工作。他的教学和研究集中关注当代中外关系中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课题,包括能源、矿产、粮食、跨境水资源等。在地区/国别关系方面,他更关注中国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其它国家间的互动,兼顾中国与欧洲、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关系发展。他力图从与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跨国企业的互动中汲取新知,努力为促进不同层面的中外务实交流做贡献。
他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3-2007)、日本国际大学(1997,1999-2003)、宫崎国际大学(1998-1999)、澳门大学(1995-1997)从事全职教学工作。并在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澳大利亚,201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特南国际研究院(2009, 2011)、香港大学公共行政与政治学系(2006年)、密西根大学福特公共管理学院(2003、2006年)、中欧大学(匈牙利,2001)等机构从事短期教学或研究。
他于1986年从安徽大学本科毕业并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在1989-1995年间,他先后在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夏威夷大学Manoa校区以及东西方中心学习,并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201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2008-)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发展研究网络成员 (2013-)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
Asian Politics and Policy期刊编辑委会成员(2010-)
研究领域:
国际政治经济学
非传统安全
中资企业跨国投资与经营的政治风险管理
科研项目:
1.“中资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大型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进出口银行、商务部研究院、发改委宏观院对外经济所等单位同事合作;2012-2014】。
2.“湄公河流域水电建设政治生态学研究”【泰国D基金会项目;多国学者联合研究,2011-2013】。
3.“中欧能源合作评估”【德国大众基金会项目,由Darmstadt 科技大学政治学系主持,多国学者联合研究,2010-2013】
主要著作:
Managing Regional Energy Vulnerabilities in East Asia: case studies, Routledge, 2012. 主编 + 第一章作者。
Building a Neighborly Community: post-cold war China,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6。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是香港大学胡伟星教授。
《中国学者看世界:非传统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分册主编。
《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作者。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 (Lanham,USA: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0. 主编之一,另两位主编:香港大学胡伟星教授、奥克兰大学陈智宏教授。
主要论文:
能源话题:
1.“拓展中国能源安全研究的课题基础”,《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
2.“北美能源局势的变化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史丹主编,《中国能源安全的国际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33页。
3.“非洲石油:美国的新目标”, ”中美关系中的能源问题,” 周琪主编,《美国能源安全政策与美国对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九章、第十章【第二作者:张鹏】
4.“当前世界能源格局下,中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国际油气战略,”《世界石油工业》,2012年第6期,第40-44页。
5.“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国际政治课题”,《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6.“也谈中缅管道的战略意义”,《中国石油报》,2013年8月6日。
7.“拓展世界能源市场的新机遇,”《人民日报》,2012年4月10日。
8.“寻找海外石油供应安全保障的基石,”《中国石油报》,2012 年2月28日。
9. "China's Perspective: The Search for Energy Security" in Crux of Asia: China, India, and the Emerging Global Order, edited by Ashley J. Tellis and Sean Mirski (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13), 209-220.
10. "China and Iran: Energy and/or Geopolitics", in Mikkal Herberg, et al., Oil and Gas for Asia: Geo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Asia’s Rising Demand, 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September,2012, pp. 19-28.
11. "Energy Security: just like everyone else”,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March 2012, pp. 28-33.
12.“Oiling the Wheels of Foreign Policy? Energy Security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Shaun Breslin, editor, Handbook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outledge, 2010, pp. 64-75. Co-authored with Professor Shaun Breslin, Warwick University.
13.“The joy (and pain) of renewable energy,” China Daily, February 24, 2012.http://usa.chinadaily.com.cn/weekly/2012-02/24/content_14681610.htm
粮食话题:
1.“观察中国的海外粮食可获得性:中美交往史的视角”,《中国国际战略评论 2011》,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第369-377页。
2.“国际政治研究与中国的粮食安全,”《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
3.“粮食外交的中国认知(1979-2009)”,《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刘宇】。
4.“Food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acific Review, forthcoming in 2013/14. Co-authored with Zhang Hongzhou, RSI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地区国别话题:
1. “Chinese FDI in Australia, drivers and perceptions," July 2013,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http://www.lowyinstitute.org/publications/chinese-fdi-australia-drivers-and-perceptions
2. “Beijing and Manila should navigate around their difference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April 20,2013.http://www.scmp.com/comment/insight-opinion/article/1218513/beijing-and-manila-should-navigate-around-their-differences
3. “All Roads to Myanmar”, Washington DC: CSIS, January 2012,http://csis.org/publication/all-roads-my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