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
1. 《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产业升级研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2007—中国都市房地产宏观调控研究》(副主编),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3.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2006—北京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副主编),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
4.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专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5.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编委,撰写第七章理论综述),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6.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和结构演进》,(参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7.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2008: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演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参著),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
9. 《北京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 《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分析》(教材),副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1. 《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效应和驱动机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12. 《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路径研究》(合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3. 《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来研究北京市金融中心构建》(合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4. 《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与传导机制研究》(参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15. 《一带一路:全球价值双环流下的区域互惠共赢》(参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6. 《人的发展经济学教程--后现代主义经济学》(参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7. 《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与宏观调控研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8. 《北京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研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专著),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
20. 《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格局研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1. 《一带一路: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2. 《全球治理:国际竞争与合作》(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3. 《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别经济比较研究》(专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4.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报告》(副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学术论文】——
2018年
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与路径初步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8期转载。
2.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型全球化格局,《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3期。
2017年
1. “一带一路:全球价值双环流研究”,《经济科学》,2017年第3期。
2. “网络结构与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及控制力”,《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4期。
3. “城乡劳动力转移中的先驱效应”,《南开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第三作者。
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行业跨境并购的网络研究,《亚太经济》,2017年第5期。
5.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Asset Price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in China",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Volume 53, 2017 - Issue 6.
2016年
1. “贯彻协调发展新理念,构筑均衡融合新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2期。
2. “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性负担与国有企业绩效”,《经济学家》,2016年第9期。
3. “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12期。
2015年
1.“全球价值双环流架构下的‘一带一路’战略”,《经济科学》,2015年第3期。
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分析”,《安徽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性比较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二作者。
4.“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下的产业驱动机制”,《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12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7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6年第5期转载。
2014年
1. “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研讨综述”,《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4期。
2.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经济研究》,2014年第11期。
3.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区域不对称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4. “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重构经济增长新动力”,《经济科学》,2014年第6期,第二作者。
5. “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1990-2012”,《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12期。
2013年
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量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13年第1期。
2. “我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问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二作者。
3.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二作者。
4.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二作者。
5.“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量的区域效应:2005-2010”,《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4期。
6. “美国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75-2011”,《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7期。
2012年
1. “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研究进展和启示当代西方经济学视角”,《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1期,通讯作者。
2. “A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Beijing-Tianjin-Tangshan urban agglomeration”,Contemporary Aisan Economy Research, Vol3 No1 April 2012,pp39-54.
3. “京津唐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研究”,载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4. “我国工业化加速进程中主导产业驱动机制”,《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2011年
1.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3期。
2. “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研究”,《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8期。
3. “The change of labor productivit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Contemporary Aisan Economy Research, Vol2 No2 July 2011,pp15-29.
2010年
1. “从北京看我国地方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主导产业驱动机制”,《经济科学》,2010年第6期。
2.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载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上)”,北京:同心出版社,2010年5月。
3. “从投入产出分析看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载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上)”,北京:同心出版社,2010年5月。
2009年
1. “北京市郊区旅游用地管理模式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9第11期,第三作者。
2. “从中心城市技术价值角度来观察城乡统筹发展”,《改革》,2009年第5期,第137-140页。
3.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9年第4期。
4. “北京市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高度”,《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2008年
1.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第二作者,被引19次。
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1期,第二作者。
3. “北京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出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2008上》,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年5月:pp3-13,第三作者。
4. “北京市房地产宏观调控研究报告”,出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2008上》,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年5月:pp14-24,第三作者。
5.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模式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第4期,第三作者。
6. 第五章新农村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出自李佐军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pp130-160。
2007年之前
1. 解析股市楼市连动效应—预见楼市的未来走势,《楼市》,2007年第6期。
2. 日本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
3. 适合居住的中关村软环境,《楼市》,2006年第10期。
4. 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流派,《理论参考》,2006年第9期。
5. Research on the Track of 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 IGO Commission on The Dynamics of Economic Spaces, Auckland ? New Zealand ? 27 June – 1 July, 2006.
6.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探析,《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第4期,第三作者,被引5次。
7. 外生型产业集群研究——以浙江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为例,出自《中国产业集群(第4辑)》,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pp88-94。
8. 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期,被引60次。
9. 全球价值链下西班牙鞋业集群升级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被引5次。
10.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空间等级体系,出自《中国产业集群(第3辑)》,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2月:pp112-121。
11.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被引60次。
12. 从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层性来探讨上海对江、浙县域辐射,《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7期,被引1次。
13. 全球价值链下构建中国中药产业竞争优势,《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第三作者。
14.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出自《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pp104-110,《理论参考》2006第9期转载。
15.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第二作者,被引60次。
16.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以浙江平湖光机电产业为例,《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被引14次。
17.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被引238次。
18. 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2期,第二作者,被引65次。
19. 发展旅游业要避免的陷阱—柠檬问题,《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1期,被引8次。
20.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被引182次。
21. 区域竞争力的有关理论探讨,《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被引51次。
22. 印度提若普尔针织产业区研究,出自《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pp303-314。
——【译作】——
1. 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出自《比较(29)》,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3月:pp157-176。
2. 第十九章 创新和区位: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创新、溢出和集聚,出自《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重要会议论文】——
1. 国外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比较研究和经验启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举办,“技术转移与技术经营圆桌会议”,北京科技会堂,2006年8月15日。
2. 全球价值链下产业转型、竞争和升级,第五届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北京大学,2006年7月14日—17日。
3. 外生型地方产业集群研究,2004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5月10日—12日。
4. 从竞争力的角度寻求西部的发展道路,两岸城市与区域发展研讨会,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主办,北京大学,2001年8月31日—9月1日。
——【报刊文章】——
1. 各界声音—外资对国内企业并购的危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11月6日。
2. 技术转移与技术经营需借鉴国际经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8月16日。
——【独立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2008北京产业结构高度变迁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重点项目(编号:08AbJG228)。
2.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博士后工作机制在产学研创新互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 国家人事部:“进一步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研究”
4. 广西柳州土地储备中心:“柳州市城市土地供应与储备开发研究”。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批准号20060390375。
6. 海南省海口市发展和改革局:“海口市建设娱乐之都可行性研究”。
7.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西姜井村民委员会、天津市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西姜井村改造研究”。
8.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成功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9. 海南弘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南省物流港策划”。
10. 中海航集团:“海南中洋公司企业激励制度研究”。
11. 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郊区旅游用地功能分类与管理模式研究”。
12. 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郊区旅游用地运营策略研究”。
13. 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科技支持项目协作研究“构建纺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指导建议研究”,2010年。
1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北京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0AbJG365,2010年。
15.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研究”,2011年。
16. 北京市科委:“科技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研究”,2012年。
17.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来研究北京市金融中心构建”,2012年。
18.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与宏观调控”,项目编号:12FJY008,2012年。
19.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点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2013年。
20.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京津唐城市群一体化格局研究”,项目编号:13JDJGA020,2013年。
21. 济南天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壤修复整治发展研究”,2014年。
22. 天津蓟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蓟县十三五规划及人才、产业专项规划”,2015年。